技術支持:QQ:2890189725
電話:18928927113
聯(lián)系人:馮工
線性光耦與非線性(普通)光耦
光電耦合器又稱光耦(opticalcoupler,OC),其原理是把發(fā)光器(紅外線發(fā)光二極管LED)與受光器(光敏半導體管)封裝在同一管殼內(nèi),當輸入端加電信號時發(fā)光器發(fā)出光線,受光器接受光線之后就產(chǎn)生光電流,從輸出端流出,從而實現(xiàn)“電—光—電”轉(zhuǎn)換。它具有體積小、壽命長、無觸點,抗干擾能力強,輸出和輸入之間絕緣,單向傳輸信號等優(yōu)點,在數(shù)字電路上獲得廣泛的應用。
一、光耦的分類
光耦按照其電流傳輸特性通常分為線性光耦與非線性光耦(普通光耦)。線性光耦器件又分為兩種:無反饋型和反饋型。
無反饋型線性光耦器件實際上是在器件的材料和生產(chǎn)工藝上采取一定措施(使得光耦器件的輸入輸出特性的非線性得到改善。但是,由于發(fā)光二極管和光電三極管的固有特性,改善十分有限。這種光耦器件主要用于對線性區(qū)的范圍要求不大的情況,例如開關電源的電壓隔離反饋電路中經(jīng)常使用的PC816A和NEC2501H等線性光耦。由于開關電源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調(diào)整率不大,通過對反饋電路參數(shù)的適當選擇,就可以使光耦器件工作在線性區(qū)。但由于這種光耦器件只是在有限的范圍內(nèi)線性度較高,所以不適合使用在對測試精度以及范圍要求較高的場合?!?】
另一種線性光耦是反饋型器件。其作用原理是將普通光耦的單發(fā)單收模式稍加改變,增加一個用于反饋的光接受電路用于反饋。這樣雖然兩個光接受電路都是非線性的,但兩個光接受電路的非線性特性都是一樣的,這樣,就可以通過反饋通路的非線性來抵消直通通路的非線性,從而達到實現(xiàn)線性隔離的目的。與前面介紹過的普通光耦器件線性化使用的原理類似,只不過它在生產(chǎn)工藝上采取了一定措施,使同一片器件中的2個光耦的特性更加趨于一致。這種器件例如德州儀器公司曾經(jīng)出品現(xiàn)已停產(chǎn)的TIL300A,CLARE公司生產(chǎn)的LOC系列線性光耦,惠普公司生產(chǎn)的HCNR200/201線性光耦【2】等。
二、光耦的常用型號及用途
線性光耦的電流傳輸特性曲線接近直線,并且小信號時性能較好,能以線性特性進行隔離控制。 開關電源中常用線性光耦,如果使用非線性光耦,有可能使振蕩波形變壞,嚴重時出現(xiàn)寄生振蕩,使數(shù)千赫的振蕩頻率被數(shù)十到數(shù)百赫的低頻振蕩依次為號調(diào)制。由此產(chǎn)生的后果是對彩電,彩顯,VCD,DCD等等,將在圖像畫面上產(chǎn)生干擾。同時電源帶負載能力下降。在彩電,顯示器等開關電源維修中如果光耦損壞,一定要用線性光耦換。
常用的4腳線性光耦 (無反饋型線性光耦)有PC817A-C、PC111、TLP521等。常用的六腳線性光耦有:LP632、 TLP532、PC614、PC714、PS2031等。
非線性光耦的電流傳輸特性曲線是非線性的,這類光耦適合于開關信號的傳輸,不適合于傳輸模擬量。 常用的4N系列光耦屬于非線性光耦 。如4N25、 4N26、4N35、4N36。
三、光耦的參數(shù)
1.電流傳輸比(current tranfer ratio,CTR):描述光耦控制特性的參數(shù),即輸出管的工作電壓為規(guī)定值時,輸出電流(IO)與發(fā)光二極管正向電流(IF)之比,CTR = IO/IF ?!咀ⅰ坑械牡胤揭沧鰿TR = IC/IF(Collector Current / Forward Current)。
這是衡量線性與非線性的重要參數(shù)(這里所說的線性是指無反饋型的線性器件,非線性就是普通的器件)。所謂的線性,主要是指輸出端的電流和輸入端的電流在一定范圍內(nèi)成一定的y=ax+b的比例關系,這就表現(xiàn)為電流傳輸比(CTR)的平坦的范圍。以下是常用光耦的CTR與IF曲線。
由圖可見,PC817與TLP521的直線部分比較長,電流傳輸比比較穩(wěn)定,在一定程度上稱之為為線性光耦。它算是“線性”還能湊合用的光耦,勉強可做模擬信號傳輸,HCNR200、HCPL7800才是可以做線性“光耦”用。實際上,線性與光耦是當前工藝難以實現(xiàn)的,不過線性光耦還是可以通過適當電路來實現(xiàn)的。
對于開關電源的反饋光耦來說,主要看CTR的平坦范圍。對于批量產(chǎn)品來說,CTR的一致性也很關鍵,尤其是反饋環(huán)路沒有進行優(yōu)化的設計。按{dy}個圖來說,IF取多少合適?在IF處于上升斜率時,如1-15mA區(qū)間,CTR隨IF增大而增大。意味著,光耦具有額外的增益。如果電路按照2mA工作點設計,當工作區(qū)移到15mA時,增益近似為1.4倍,也就是3dB。這個額外的增益會使得設計好的剪切頻率發(fā)生移位。當然,這個移動幅度并不大。那么如果選擇在15mA后邊的曲線工作點呢?可見隨著IF增大,CTR反而下降,這意味著增益為負。近似看作-3dB好了(注意,此-3dB非彼-3dB)。所以,光耦的工作點要依照其特征曲線考慮,并且工作域不宜過大。尤其不要將工作點設置在臨界點上。
實際上還要考慮CTR的長期老化問題。IF越大,CTR老化越厲害。當然了,反過來你可以用這個特性來控制產(chǎn)品的生命周期。而有的時候,效率也會制約工作點的選取??赡苄枰印肮?jié)能”的光耦。【3】
另外,注意在EL817和PC817的具體型號分為好幾種,它們具有不同的傳輸比,單個的光耦的傳輸比范圍沒有那么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