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人為了烹調時拿取方便,常常將食用油放在伸手可及的爐灶旁。殊不知,這種擺放辦法是不科學的,很容易造成食用油變質。
因為爐灶旁的溫度通常很高,在高溫下,油脂的氧化反應會加速,容易產生酸敗現(xiàn)象。此外,爐火產生的強光也會加速油脂的酸敗,使其中的維生素A、D、E受到不同程度的氧化,降低其營養(yǎng)價值,同時還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醛、酮類物質。如果長期食用這種酸敗油脂,還容易導致肝、腎、肌膚等器官的慢性危害,甚至導致癌癥。
因為油脂只有酸敗到一定程度時,外觀上才會出現(xiàn)一些變化,比如色彩變深、堆積增多、油液污濁,并產生難聞的哈喇味等,因此,一般人很難從食用油的外觀上辨別它是否變質。為了避免這種潛在危害,專家建議,應采用正確的食用油儲存辦法:
1、低溫貯藏:{zh0}儲存溫度是10℃~25℃。油脂在不使用時,除了遠離爐灶,還應避免靠近暖氣管道、高溫電器等地方。家庭用油{zh0}現(xiàn)買現(xiàn)吃,使用時間不要超過一年。
2、避光保存:食用油{zh0}存放在背光、通風處,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和紅外線也會促使油脂氧化及有害物質形成。
3、精選容器:儲油的容器必須潔凈、干燥,封口要好。{zh0}使用深色而不是透明的玻璃瓶,有條件的話,用瓦罐盛裝更好。塑料桶雖然輕巧便利,但不宜作為儲油容器,因為塑料中的增塑劑會加速油脂酸敗。鐵、銅、鋁制品等金屬容器也不宜盛油,它們都有加速油脂酸敗的作用。
4、添加保護劑:按照40∶1的比例往食用油中加熱鹽,能起到吸收水分的作用,并保持油脂色清、味香。也可以在食用油中添加1至2粒維生素E,可增強油脂的抗氧化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