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泉窯瓷器怎么鑒定真假,收藏龍泉窯瓷器要注意什么
龍泉窯是唐代越窯青瓷的一個分支,主要窯址在今浙江省龍泉縣,由于古代地屬處州轄,所以又稱“處州窯”。兩宋時期的龍泉窯瓷器窯址比較多,窯口復雜,其中以大窯、金村兩處窯址最zm,所產(chǎn)作品{zj1}宋代龍泉窯的風格特征。
北宋早期的龍泉窯瓷器作品顯然還沒有擺脫青瓷的束縛,胎質(zhì)粗、厚而疏松、胎色白中泛灰,底足露胎處呈現(xiàn)赭褐色或磚紅色窯紅,釉薄,呈青中帶黃色,釉層微透明,有明顯的氣泡。施釉要稍薄于中晚期,并有流淌現(xiàn)象。產(chǎn)品以日用品為主,有碗、盤、罐、執(zhí)壺、燈、盞、渣斗、筆洗等生活實用瓷。中期造型規(guī)整細致,釉色由早期的淡青色變?yōu)榉狐S的青色,裝飾手法為刻花、劃花與蓖刻花紋。
南宋以后,龍泉窯的發(fā)展速度很快,從傳世品的制作風格和工藝的表現(xiàn)上,可以看到在革故鼎新的過程中,一方面擺脫了傳統(tǒng)越窯的窠臼,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吸收借鑒了來自哥窯、官窯的某些因素,形成了影響僅次于五大名窯的第六名窯。
南宋龍泉窯瓷器特別講究釉的色調(diào),窯工們以多次上釉和改變釉的配方技術(shù),代表著我國青釉燒制的{zg}水平,施用的是很稠的石灰堿釉,很堅決地替代了北宋時期的傳統(tǒng)薄釉工藝,在較大幅度地增加了釉面的厚度的同時,又提高了釉面燒成后的玻化程度,可以通過放大鏡觀察到釉面下的氣泡和石英顆粒。釉面的顏色最zm的是“梅子青”色與“粉青”色,這兩種顏色是南宋龍泉窯收藏品中的精品。南宋龍泉窯瓷器的瓷胎分為兩種:一種是灰白胎,絕大部分屬于這種瓷胎,用來制作民間的生活實用器,圈足呈朱紅色,多數(shù)青釉光潔而不開片。另一種瓷胎為數(shù)稀少,在胎土中羼有紫金土,使胎質(zhì)呈紫褐色,這是南宋高級的龍泉窯瓷器作品,成品帶有紫口鐵足的南宋官窯特征。器形主要有盤、碗、碟、盞、罐、壺、瓶、爐、洗、注等,主要仍在實用器的范圍。裝飾手法以刻、劃為主,紋飾有云紋、蕉葉紋、魚紋等。在厚釉失透的情況下,那種北宋龍泉青瓷盛行的刻、劃花裝飾已不適用,取而代之的是堆塑和浮雕技法。
宋龍泉窯系收藏的金律:
粉青釉層較厚,釉層中含有細小密集的氣泡,釉面光澤柔和,具有玉質(zhì)感,但凸雕的花紋和器物邊緣釉薄處顯露出胎骨的灰白色,形成白線狀,俗稱為“出筋”。梅子青施釉較粉青釉厚,釉層中含有少量氣泡,釉面光澤略帶透明。器型有花瓶等的陳設欣賞瓷,也有佛像、香爐、燭臺等供瓷。盤、碗特點為器身稍淺,較敝,口部較薄,造型制作工整,底部修理平滑。南宋中期以后,器形淳樸,器底厚重、圈足寬闊而矮,具有穩(wěn)重感。如鳳耳瓶在盤口,直頸、筒腹的實用簡潔的形式下,配置了兩只遠眺的鳳鳥居于直頸中間作鳳耳,使鳳耳瓶富有生機。
南宋后期的龍泉窯瓷器吸收了官窯的特點,青瓷按胎色分為白胎和黑胎。白胎青瓷占大多數(shù),黑胎較少,白胎瓷厚,黑胎瓷薄,黑胎中含鐵量高為浙江青瓷的特征。
宋龍泉窯系收藏的金律:
龍泉窯紋飾早期和晚期各不相同,表現(xiàn)在北宋龍泉青瓷的花紋裝飾趨向簡練,大多沿襲了五代越窯的裝飾手法,普遍使用劃花手法,輔以篦點或篦劃紋。常見魚紋、波浪紋、蓮紋和嬰戲等紋飾。在裝飾風格上,由拘謹變?yōu)楸挤牛絮r明的民間藝術(shù)特色。南宋龍泉瓷器花紋裝飾除采用簡單的雕塑技法,作成優(yōu)美的形象,大多采用模壓堆貼等裝飾手法,有在器皿模印凸起的蓮花荷葉,有在盤、洗里面模印貼花的首尾相對雙魚,還有在器物上堆塑成龍、魚耳、貫耳、浮雕蓮瓣紋,精美簡潔。
宋、元、明、清龍泉窯瓷器斷代特征:
1.南宋的龍泉窯為梅子青、粉青色,也有為數(shù)不多的呈黃褐釉;元代多為黃綠釉。
2.宋代多為小型的實用器,元dk始,有稍大型的陳設器出現(xiàn)。
3.元代龍泉窯胎體厚重,底部出現(xiàn)的是凸起的乳釘,宋代龍泉窯底部是修胎留下的刀刮痕。
4.明代仿龍泉窯胎重釉薄,清代仿龍泉胎輕釉厚,以清三代的仿品質(zhì)量{zg}。
5.現(xiàn)代贗品仿宋龍泉窯瓷器的胎質(zhì)過白或閃粉,質(zhì)地細于真品,釉面的?;潭雀撸蚪?jīng)過消光后黯淡無光,釉色青中閃黃或閃白,底足露胎處被涂抹上磚紅色以充窯紅。
宋代龍泉窯的影響輻射到了江西福建等地,zm的江西景德鎮(zhèn)吉州窯也是龍泉窯系的重要組成部分,可見影響范圍廣大。
龍泉窯創(chuàng)燒于五代,經(jīng)過北宋晚期的革新,鼎盛于南宋,元代余嗣不絕,至明清而衰落,晚清民國的龍泉窯瓷器作品雖有所見,已經(jīng)wq不復當年。
結(jié)尾筆者要抱怨一下,有人轉(zhuǎn)載自己編輯的文章本來是件好事,但是你也要尊重下原創(chuàng)作者啊,竟然把圖片水印去掉了,結(jié)尾還要把文章作者給改掉了,真是藍瘦香菇啊。
文章編輯:信昶銀藝術(shù)品審核中心。更多藝術(shù)品收藏鑒定知識http://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