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機雖然很方便,有利必有弊,手機產(chǎn)生的電磁輻射也在悄然的于無形中傷害著我們的身體,為此,專家提醒:改掉不良的打電話方式和習慣,對預防耳鳴的產(chǎn)生有很大的幫助。
改掉七種不良的打電話習慣 有效預防耳鳴
1、“一只耳”煲“手機粥”:研究表明,長時間的連續(xù)輻射可能會使腦部受到影響。專家建議,不宜用手機長時間通話,可考慮改用固定電話或者使用耳機,如果不得不長時間用手機直接通話,也應每隔一兩分鐘輪換左右耳接聽。
2、私密電話“躲到墻角悄悄說”:對于涉及私密內容的電話,不少人喜歡躲到建筑物的角落接聽。而一般情況下,建筑物角落的信號覆蓋比較差,因此會在一定程度上使手機的輻射功率增大。身處電梯等小而封閉的環(huán)境時,也應慎打手機。
3、長期歪脖打電話:有研究表明,長時間過度傾側或伸展頸部可導致缺血性中風,且夾電話的一側面部容易生痤。
4、東晃西走,頻繁移動:一些人喜歡在打手機時不自覺地踱方步、頻繁走動,卻不知頻繁移動位置會造成接收信號的強弱起伏,從而引發(fā)不必要的短時間高功率發(fā)射。此外,在行駛的車上打手機,手機有可能會為了避免過于頻繁的區(qū)域切換,而指定覆蓋范圍更廣的大功率基站提供服務,其發(fā)射功率則會因傳輸距離的增加而提高。
5、把手機掛在脖子或腰間:手機的輻射范圍是一個以手機為中心的環(huán)狀帶,手機與人體之間的距離決定了輻射被人體吸收的程度。 因此,人與手機需要保持“距離之美”。有醫(yī)學專家指出,心臟功能不全、心律不齊的人尤其不能把手機掛在胸前。較為健康安全的方法,是把手機放在隨身攜帶的包中,并盡量放在包的外層,以確保良好的信號覆蓋。
6、撥電話時把手機緊貼耳朵:手機撥出電話而未接通時,輻射會明顯增強,此時應該讓手機遠離頭部,間隔約五秒鐘后再通話。手機在通話過程中離耳朵最近,耳朵接收的輻射也是最強的,電磁輻射的時間越長、音量越大,對耳朵的危害也越大,電磁波的輻射會造成短時間的耳鳴、耳悶、記憶力下降。
7、手機信號越弱,耳朵貼得越近:當手機信號變弱時,許多人會本能地將手機盡量貼近耳朵。但手機的工作原理,在信號較弱的情況下,手機會自動提高電磁波的發(fā)射功率,使得輻射強度明顯增大。此時把耳朵貼近,頭部受到的輻射就會成倍增加。長期下去,很可能引發(fā)頭暈性耳鳴。
專家提醒:不妨用耳機接聽,輻射是不會沿著耳機鉆到耳朵里的。同時,如果直接接聽電話,不妨按下接聽后稍候2-3秒再放在耳邊,避免接聽瞬間{zd0}的輻射傷害耳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