紡織行業(yè)基礎(chǔ)知識 1、紡織常用計算公式分為定長制計算公式和定重制計算公式二種。 定長制計算公式: (1)、旦尼爾(D) =g/L*9000 其中g(shù)為絲線的重量(克),L為絲線的長度(米) (2)、特克斯(號數(shù))[tex(H)]: tex=g/L*1000 其中g(shù)為紗(或絲)的重量(克),L為紗(或絲)的長度(米) (3)、分特克斯(dtex): dtex=g/L*9000 其中g(shù)為絲線的重量(克),L為絲線的長度(米) 定重制計算公式: (1)、公制支數(shù)(N):N=L/G 其中G為紗(或絲)的重量(克),L為紗(或絲)的長度(米) (2)、英制支數(shù)(S):S=L/(G*840) 其中G為絲線的重量(磅),L為絲線的長度(碼) 2、選擇換算公式: (1)、公制支數(shù)(N)與旦尼爾(D)的換算公式 =9000/N (2)、英制支數(shù)(S)與旦尼爾(D)的換算公式 =5315/S (3)、分特克斯(dtex)與特克斯(tex)的換算公式:1tex=10dtex 本信息由 濰坊金國傳媒有限公司提供

我國法定計量單位為特數(shù)制。 特克斯 簡稱“特”,它是指1000米長的纖維或紗線在公定回潮率時的重量克數(shù)。特克斯對于棉型紗線俗稱為號數(shù)。 此外,還可以用直徑來表示紗線的線密度。紗線的直徑是進行織物設(shè)計、制定制造工藝參數(shù)的重要依據(jù),它可在顯微鏡下進行測量,但在實際生產(chǎn)中,紗線的直徑由紗線的特數(shù)或支數(shù)和紗線的密度換算而得。
在股線的線密度表示中,特數(shù)制以組成股線的單紗特數(shù)乘上合股數(shù)來表示,如14×2。當股線中單紗的特數(shù)不同時,則以單紗的特數(shù)相加來表示,如16+18。本信息由 濰坊金國傳媒有限公司提供

(3)、羊毛纖維:橫截面形態(tài):圓形或近似圓形,有些有毛髓;縱面形態(tài):表面有鱗片。 (4)、兔毛纖維:橫截面形態(tài):啞鈴型,有毛髓;縱面形態(tài):表面有鱗片。 (5)、桑蠶絲纖維:橫截面形態(tài):不規(guī)則三角形;縱面形態(tài):光滑平直,縱向有條紋。 (6)、普通粘纖:橫截面形態(tài):鋸齒形,皮芯結(jié)構(gòu);縱面形態(tài):縱向有溝槽。 (7)、富強纖維:橫截面形態(tài):較少齒形,或圓形,橢圓形;縱面形態(tài):表面平滑。 (8)、醋酯纖維:橫截面形態(tài):三葉形或不規(guī)則鋸齒形;縱面形態(tài):表面有縱向條紋。 (9)、腈綸纖維:橫截面形態(tài):圓形,啞鈴形或葉狀;縱面形態(tài):表面平滑或有條紋。 (10)、氯綸纖維:橫截面形態(tài):接近圓形;縱面形態(tài):表面平滑。 (11)、氨綸纖維:橫截面形態(tài):不規(guī)則形狀,有圓形,土豆形;縱面形態(tài):表面暗深,呈不清晰骨形條紋。 (12)、滌綸、錦綸、丙綸纖維:橫截面形態(tài):圓形或異形;縱面形態(tài):平滑。 本信息由 濰坊金國傳媒有限公司提供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