鑒定送拍+V:HBSB1826
古琴作為中國傳統樂器的代表之一,歷史悠久,深受人們的喜愛和推崇。《列子·湯問》中的“高山流水遇知音”便是中國文化中經典的意象,表達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向往和追求。明代作為中國歷史上琴學為繁盛的一代,明代重要的琴學宗派“四王”皆為皇室一脈,均有過大規(guī)模的造琴之舉。
2023年7月6日,傳世寧王琴海內僅存孤品明代第一琴明初 寧獻王朱權制 「飛瀑連珠」琴現身北京保利2023春拍。在拍賣現場,此古琴以800萬元起拍,經過幾口快速報價迅速突破1000萬元,而后爭奪不斷,如此孤品古琴現世誰都想為此搏一場,最終以3650萬元落槌,加傭金4197.5萬元成交。
明初 寧獻王朱權制飛濕連珠]琴
通長118.8cm;隱間107.6cm;肩寬20cm;尾寬14.6cm
估價:RMB 800萬-1,500萬
成交價:RMB 4197.5萬元
飛瀑連珠世稱為“明代第一琴”。位列明代“寧、衡、益、潞”四大王琴之首,傳世寧王琴僅存此一張,為其孤品。
飛瀑連珠琴,連珠式,桐面梓底,原髹黑間紅漆,現已呈黑色。蛇腹,小流水梅花斷雜出。金徽玉軫,長方形池沼。紅木岳尾,青玉雁足。形制由古老琴式“連珠式”創(chuàng)改而成,使原本均勻排列的三連珠之中段曲線轉變更為陡促,更顯“飛瀑”躍動之勢。
龍池上方刻行書“默默拙庵不解禪,茫茫世味莫逢源,一生和我惟琴韻,百事輸人豈語言”。落款“李氏拙庵識”,并鈐印兩方“心摹”“手追”。龍池下方楷書刻“康熙又壬寅年,余遇此琴于塵垢中??壑渎曠H然,知為臞仙所制,乃一良材,不禁慨然。竟以輕價得歸,重為修理。一彈再鼓之余,恍如知己談心,亦生平一快事也”。落款“襄平拙庵再識”。并鈐印二方“簡”“之”。
龍池右側刻楷書琴名“飛瀑連珠”。軫池下方刻行書“制琴臞仙,藏之李髯。名公巨手,斯愛斯傳。有明迄今,既五百年。而我得之,能無夙緣。一彈再鼓。其聲泠然。曰中曰和,永矢勿諼。壽田氏銘于蓉城”。龍池左側刻行書“此琴為臞仙所制,署曰中和,考譜臞仙,有明宗室寧王也,舊為襄平李氏所藏。斷紋犁然,扣之其聲清越,因購得之。重加斧藻,蓋如獲稀世之寶云。同治第一甲子長沙壽田陸長森識”。在此段銘文漆下,紅外拍攝隱現鈐印二方“李氏珍藏”“拙庵真賞”。
龍池納音朱砂斑駁,正中陰刻“皇明宗室云庵道人親造中和琴”字樣。其中“云庵道人”作四字雙行篆書外圍單圈式白文印,余作楷書,近顏體。
拍賣主題:哈布斯堡2023新加坡中國珍玩藝術品拍賣會
征集截止:2023年08月15日
拍賣機構:哈布斯堡國際拍賣有限公司
拍賣地點:新加坡濱海灣金沙酒店會展中心5F宴會廳
拍賣類別:中國古瓷器、中國玉器、中國古書畫、中國雜項、中國古錢幣等。
買家群體:來自全球各地區(qū),重要買家來自美國、加拿大、英國、法國、新加坡、澳大利亞、中國香港、日本等國家地區(qū)。